
畅游在文字天空的女孩
2022-01-11
编者的话
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儿,卧在宇宙的摇篮里,是母亲将我们唤醒,为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,在文学的天空中起飞……
第7期校刊我们推荐的小作者是初二2班的顾函卿同学。她热爱自然,关心他人,爱好读书,喜欢写作,在校内外刊物上发表过不少文章。
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母亲。她的母亲以细针密线的文字,精心织出对女儿无限的爱。母亲又给孩子足够的空间,期待孩子健康的长成。母爱平凡朴实,深沉与宽广,让我们感受到母亲拳拳的心 ……
畅游在文字天空的女孩
那双眼睛带着孩童特有的天真与明亮,随着我的讲述,为小公主莎拉的悲惨遭遇而噙满了泪水,在阳光的反射下,犹如欲坠的珍珠。
我想,上天定是偏爱函卿的,让她对语言和文字有着天生的敏感。
十几年前,初为母亲的我怀着无比的幸福每天对尚在腹中的胎儿不断的说话,诵读诗歌及美丽的童话。她则在我的腹中不停地动,我相信她听得到。出生后,每当我念诗,讲故事时,她的面部表情就会随着我的语调而变化。我认为,婴幼儿的大脑对语言是有储存能力的。因我不断地与她讲话,刺激了她的语言神经系统,故在她六个月时,看到娃娃开口清晰地叫出。而当同龄孩子开始说单个字或词时,她已能调动大脑中的储备成句的讲话。因我一直坚持与她讲规范语言,不用婴幼儿常用的,如:“吃饭饭”之类的儿语,并鼓励引导她完整的讲述一天中发生的主要事情。所以,当她两岁去幼儿园时,她清晰的发音,完美的表达能力令当班的老师颇感惊讶。这个阶段为她后期写文章掌握故事的框架和整体的叙述奠定了基础。
儿时,我们注意培养她对不同事物的兴趣。她的玩具屋中既有美丽的娃娃和华丽的城堡,也有四轮驱动赛车和变形金刚,以及各类动、植物模型。她常常会把模型和识字书上的图片重合自学认字,还会把不同的童话故事搭配上相应的玩具和小伙伴们一起编演短剧。她儿时所有的童话与梦想都是在这个玩具屋中诞生的。这个时期的幼儿需要形象的视觉冲击,刺激、活跃大脑,增加想象力。她后期文章中强烈的画面感应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。
稍大些,酷爱旅游的我们去哪里都会带上她,让她更多的接触大自然,发现自然中原生态的美,开阔视野,同时增加她的阅读量。在她十岁生日时,一套《哈利·波特》将她带入了那奇妙神秘的魔法世界,期间跌宕起伏的情节,及每册书之间巧妙的连接与铺垫让她感受到了完美的写作技巧,并为之着迷。这个时期的她对书籍有了特殊的偏爱,她阅读了大量的历史故事、中外名著、现代童话、神话故事及当代青春文学、灵异推理,还有各类漫画集、旅游杂志等。我从不限制她的读书范围,但坚持做到与她同步阅读,共同探讨,各抒己见。因为书“读”只是一方面,更重要的是分析、理解、引导,从中过滤掉杂质,取其精华。有一时期,她也曾迷恋过一位八零后偶像作家华丽唯美的文字。但看过他多部作品,经共同分析后,她发现该作者后期作品太过荒诞、空洞,商业味道过于浓重,已没有了前两部作品的风采。经比较后,现在的她更喜欢朴实无华的文字,更注重文章的内涵。这个阶段的她已能客观地对待各种事物,理性的欣赏及评论各类作品。她后期的文章涉及的题材很广泛,也逐渐有了自己的写作风格。
在她成长过程中,我们注重引导她关注时事,用一颗善良的心体味生活,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观察事物。早期,她的一篇诙谐幽默的《操场跑道变形记》令语文老师爱不释手;其后,“5·12”汶川大地震,她含泪写出了《爱的力量》一文,得到了西城语文教研组老师的好评,从而激发了她的写作兴趣。小学的最后阶段,结合小升初激烈竞争中出现的种种问题,写出了万字连载小说《小老鼠“顾顾”伤心的故事》,看后无不令人动容,感同身受。而对她的文章我从不评论和修改,只给建议。遇到双方不同观点,求同存异,不强迫她接受我的思维方式。因为人的大脑是一个不停接受各种知识的正方形思维构造群,而我们应做的是把方拉成圆,在固定思维的基础上激发其更大的想象力。
升入初中后,拿到第一本校刊《启航》时,她无比兴奋,这无疑为她的文学梦想插上了一双有力的翅膀。其间,她的文章《青春》也发表在北京晚报上,面对我们的祝贺她已能理性地接受,淡然地说:“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,我要感谢你们对我文字的尊重。”这一刻,我猛然间发觉她长大了。现在的函卿,更加自信,在文学广阔的天空中书写着对生活的热爱。
“生活中不是缺少美,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。”教会孩子细心观察身边事,多体会,多思考,给孩子充分的思维空间,她(他)会做得更好。